李一男跳槽 百度遭遇技术瓶颈?
更新时间:2008-10-09 16:17
最近,华为首席科学家、原港湾网络创始人李一男跳槽到百度担任首席技术官。对于这次人事变动,无论是电信业还是互联网业都给予了足够的关注。李一男是电信业的重量级人物,百度是互联网界的重量级公司,这次变动得到两个行业的高度关注也不足为奇。但问题是,李一男是技术人才,或者是被百度当做技术人才挖过来的。一个顶尖的技术人才跨行业的跳槽会意味着什么?
曾经有技术“大拿”在个人博客中分析,“且不论李一男加盟百度是否对其自身有利,但对于百度,我认为需要一个纯技术的领袖来带动整个技术团队,突破其技术瓶颈。相应地,百度内部太过偏重盈利项目也多少给自己带来了麻烦。一位在微软工作的师兄告诉我,百度因无法掌握Google在超大规模系统存储上的技术而苦恼已经不是一两天了。这种存储,不是我们所研究的MySQL、Oracle数据库或者C++读写文件那样简单的体系:它需要运用成千上万台大存储的小型计算机网络组成“数据中心”,再全自动(智能)地调配数据。据说Google可以保存若干用户行为长达一年的时间,而百度,只能保存N(N<=30)天。”
从上面分析,我们可以看出,现在百度的市场基本是在依靠一些个互联网的定论在维持,比如马太效应等。而在其技术以及盈利手段上,百度已经没有能力或者那些因为上市已经成为富豪的技术“大拿”们懒的去进行深度挖掘。就像工业还不发达时,人们只能捡拾埋藏比较浅或者根本就裸露在地表的煤炭一样,百度现在做的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,是在吃老本。
而最近,百度一系列的战略层面的调整也印证了这点,进军即时通讯、新闻、C2C表面看,是百度要集团化发展,形成战略层次与纵深。实际上却正验证了百度在搜索引擎技术以及创新上的乏力。看看最近几年百度推出的新产品与新服务,哪个是和搜索引擎相关的?盲目而又没有计划的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扩张,对于百度而言,只能说吉凶未仆!实际上,搜索引擎本身的潜力还很大,看看全球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和投资人对搜索引擎企业的市场预估,我们有理由相信搜索引擎的未来,而在搜索领域肯定还有很多值得开发与想象的空间,在搜索引擎这个领域,百度完全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去完成企业的战略层次与纵深。
不过,百度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最近,百度不断的引进、空降高管无非就是为了保持团队的活力,保证企业的创新与技术能力。引进李一男一方面显示了百度“回头”继续重视搜索的迹象,另一方面实际上就是百度为解决自己技术瓶颈所找的“救命稻草”。而威廉张不知道是能力问题还是什么其他原因,已经被百度打入冷宫,锁定在了首席科学家的位置,要知道,李一男之前在华为被冷藏时,职位同样是首席科学家。
不过,许多曾在李一男手下工作过的人都表示,李一男脾气火爆,百度能否接纳他的个性将成问题。此外,自2000年李一男自创门户成立港湾网络后,他与研发工作渐行渐远,并且李一男的技术积累多为电信设备领域,与互联网的关系并不密切。李一男能否及时转型,在互联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,并且帮助百度度过技术难关,现在看,下断言还为时过早。
评论